葡萄春季如何管理才能够实现“蓄锐养威”、丰产、稳产的目标?
“一年之计在于春,葡萄生产始于根”。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春季来临时,葡萄树开始慢慢“苏醒”,这是其一年中极其重要且生长最为脆弱的时期,认真做好这一阶段葡萄的田间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具体如何开展葡萄园春季管理,为当年优质丰产打下牢固基础,是广大葡萄种植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一些田间农事重点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供各位果农参考,借鉴。
一、春季葡萄树的树体管理
1、促进萌芽整齐
湿度。萌芽期保持土壤湿度70%以上,空气湿度90%以上,有利于萌芽整齐。萌芽期水一次性浇透,切忌小水勤浇,这样会影响地温的提升,通过反复叶面肥或安置喷灌装置,增加夜间空气湿度,促进新梢生长、拉大叶片。伤流期尽量不要用水,会加重伤流。
(1)长势一致性。主要包括全园树的长势一致,芽眼的角度高度一致,粗度一致,砧木一致,叶片分布一致,这些才是影响整齐度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每个芽的光照和激素分布,管理的好与坏就看一致性。
(2)伤流后至吐絮前使用单氰胺破眠后,枝条喷施芸苔素(碧护)5000倍+海肽1200倍(多肽氨基酸) 间隔3-5天连续使用两次,可进一步增强萌芽整齐度,且萌芽后新梢长势更优;
2、提高根系活力,促进地温回升
(1)新梢生长质量与根系活性及环境湿度正相关,萌芽期提高土壤温度,增强根系活性,可有效增强新梢长势;
(2)用水后树体两侧60公分内浅耕松土、保持地表裸露、覆盖黑色地膜,(废弃棚膜,秸秆覆盖均可)快速提高地温;
(3)见到伤流后滴灌海洋洋(高纯度海藻精)可有效提升低温,促进根系活力;
(4)萌芽后至邻近花序分离(五叶一心期),连续向新梢喷施芸苔素5000倍+海肽1200倍,可有效拉大叶片,加速叶片发育,降低花序退化风险;
(5)研究证实导致花序退化的极端温度是32℃,促早模式下夜温低,可采用提高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土壤湿度近七成,傍晚喷施叶面肥等手段,降低夜间低温影响;
3、新梢生长期追肥
(1)葡萄新梢萌芽后至见到花序,此期生长大部分依靠上一年树体积累储备的养分。新生叶片生长至成熟叶片三分之一时,才具有养分输出能力(成叶)。新梢生长期追肥应在邻近五叶一心期开始,待基部三叶片基本达到掌心大小时进行;
(2)为维持土壤湿度,降低盐分对根系的胁迫,葡萄萌芽后至邻近成熟转色期,追肥
以少量多次进行,具体追肥频率及用肥量可通过检测土壤EC值判定:地表10公
分EC值不足0.5,需开始用肥;追肥后地表10公分下EC值不超过1.5;沙质土
或其他土壤有机质极低的土壤,用水量滴透地表下40公分为宜;
(3)萌芽至新梢生长期尽可能多施用功能性肥料,促长用壳肽蛋白,促根用海洋洋,改土提地温用葡瑞香,少用纯氮磷钾肥,尤其尽量不要用尿素,一是降地温,一是里面的缩二脲伤根
二、春季葡萄病虫害防治
葡萄萌芽前后是早春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生产上要合理用药进行有效防治,以此降低越冬后病原菌数量。结合早春时节葡萄不同的生长时期,建议分阶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葡萄萌芽前至冬芽绒球期,结合早春清园,全园喷施一次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的病虫、螨及部分病原菌;葡萄展叶至2-3片时,此时是各种病虫潜入侵染的关键期,也是防治葡萄白腐病、黑痘病、叶蝉以及绿盲蝽的关键期,所以应结合生产实际,喷施波尔多液,并加入适量的菊酯类杀虫剂;葡萄花序展露期和分离期时,为了更好的防治葡萄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可以喷施些广谱性保护性杀菌剂,比如代森锰锌800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同时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加入适量的展布剂,以增加药液的附着力,提高药效。
三、春季葡萄园的灾难性天气防治
早春时节对葡萄生产来说,需要重点预防的灾难性天气主要是新梢生长期的低温倒春寒和大风天气。对于倒春寒天气来说,如果防止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葡萄嫩梢、嫩叶冻死,以及花芽冻死,进而引起当年产量下降,甚至颗粒无收的现象出现。对于大风天气来说,最容易受到危害的主要是葡萄的嫩梢以及幼叶,所以为了防止此种状况大量发生,对于新抽生的枝梢尽早进行绑缚,也可以在果园内上风头栽种适量的防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