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增糖转色技术方案

柑橘品质和表光是果实商品性的重要体现,风味俱佳的柑橘能给种植户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柑橘转色期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此期是柑橘增糖转色的重要时期。
一、增糖转色原理
果实转色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两个变化:叶绿素(绿色)不断分解,以及花青素不断累积。成熟的果实,类胡萝卜素构成果实的底色(桔黄色甚至是红色),花青素(五颜六色)构成了果实的表色。因此想让果实成功转色,必须控制两个关键点。
1、提高幼果期类胡萝卜素的积累,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其实就是叶绿体(植物的光合器官)中最关键的光合色素。提高叶绿体含量,提高植物叶片及幼果的光合性能,即可提高幼果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2、促进转色期花青素的合成。除品种的遗传性外,果实中的糖含量是影响柑橘花青素形成的主要因素。任何影响糖合成和积累的因素均影响花青素的发育。较高的树体营养水平、合理负荷、适宜的磷钾肥与氮肥比例、适当控水均有利于果实的转色。
二、各种元素对增糖转色的影响
树体内氮素过多,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促进枝条生长,降低树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C/N比),减少糖分向果实转移。花青素在果实糖分积累达到临界值后开始启动合成, 果实的糖含量低于某个量,是无法合成花青素的。花青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总含糖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随着糖分的增加,着色越浓。
磷是能量元素,在碳水化合物合成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磷能加速糖的代谢,有利于色素形成。
钾能加速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对着色有促进作用。另外钾对氮的吸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这点在后期也有利于色素的形成。
中微量元素,几乎所有的中微量元素均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转,因此适量补中微量元素有利于改善果品品质和增糖着色。
三、影响柑橘增糖转色的因素
柑橘氮素多、树势过旺,挂果多或树偏弱、着色营养磷钾钙不足以及机械损伤(环割过度)、病虫害防治不力,都可能影响柑橘转色,此外气候问题,光照不足、比较旱或者温差不大,都会影响着色。气候在露天栽培通常不可控。
四、增糖转色具体运用技术
1、改良土壤,秋施基肥亩用美瑞高?碳能海藻生物有机肥1公斤+花生麸等有机物适量+平衡型硫基复合肥1公斤+维盛?钙镁硼锌铁15克/株。培育健壮中庸树势。
2、加强树冠管理,合理修剪,以通风透光为原则,达到增光增甜的目的。
3、肥水调节管理,进入转色期后,要注意控氮,根部亩用美瑞高?碳能海藻有机水溶肥5公斤,10-15天一次,连用2-3次。转色初期叶面喷施维盛?磷钙+维盛?多维滋800-1000倍,进入转色期后叶面喷施美瑞?花果动力300倍2-3次,根部可冲施雷德硫酸钾亩用5-10公斤。
4、合理控产,根据品种不同合理搭配叶果比,保持树势健壮。
5、加强病虫害防治,杜绝树体黄化早衰。